石嘴山享有“世界氰胺之都”的美誉,氰胺产量约占全世界的70%、全国的90%,是我市最具特色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。然而,由于创新不足,很多企业都处于原材料供应的产业链低端,产品种类少、产业链条短,企业发展停滞不前。市场告诉所有人:只有敢于尝试、勇于突破者才能在百舸争流中劈波斩浪,在千帆竞发中勇立潮头。
石嘴山市鹏盛化工有限公司过去主要从事电石生产,产品单一,能耗大,环保不过关。近年来,公司在强化原有粗放型氰胺化工产业的基础上,通过集成同行先进技术和创新自有研发技术,不断延伸发展下游产业,在产业结构上“去粗取精”,着重开拓氰胺精细化工产品,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。
最近这段时间,该公司接待来客的频次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多,这源于企业的一个“大手笔”——总投资超2亿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,使企业加速迈向产业升级挡,竖起了行业内的一面旗帜。
厂区内两座被绿地包围的崭新大楼在阳光的映照下分外醒目。“这两座楼分别是科技研发中心和技术培训中心,目前主体工程已完成,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和设备配套,预计8月份可投入使用。”公司行政副总史学华说,为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,公司投资4200万元建设的科技研发中心和技术培训中心基础设施,主要对高纯盐酸胍和碳酸胍生产工艺技术、一步法电子级双氰胺工艺技术、电石炉气废渣综合利用技术等课题进行立项研发。公司现有研发人员12名,计划外聘专家2名,同时与宁夏大学和天津大学合作,联合进行研发课题的技术攻关。
科技强企是公司发展的生命线,只有在关键技术和特种工艺的研发课题方面有所突破,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,公司才能站在行业领域的前沿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市场的主动权,公司走过了17年艰辛的发展历程,领导层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,不遗余力地进行大刀阔斧的自我革命。
近两年来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产业改造升级。作为公司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的组成部分,医药级双氰胺和石灰氮颗粒肥项目已经建成投产,盐酸胍工程也已试运行,碳酸胍和电子级双氰胺工程计划10月份建成投产。建设项目投产后,预计每年可增加工业产值6.8亿元、税收4000万元,解决就业360人,公司全年可实现工业产值超过15亿元。
新建项目是以原有粗放型氰胺产业为依托,延伸发展精细型胍盐类化工产品,形成“白灰-电石-石灰氮-双氰胺-电子级双氰胺-单氰胺-高纯胍盐类”的链式产业,同时把行业先进工艺、自主研发技术、先进生产装备统统“为我所用”,把公司引入产品多元化、产业精细化、装置自动化、安环标准化的健康发展轨道,以精细化工高附加值产品赢得销售市场,来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。另外,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以及废气等能得到综合利用,在整个氰胺精细化工行业中具有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。
氰胺产业既是传统产业,也是新兴产业。石嘴山市鹏盛化工有限公司依托氰胺产业,不断研究新技术、攻克新课题、开拓新产品,推动氰胺这一传统产业不断迸发出新活力,不仅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,也使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的称号实至名归。(记者 朱凤玲王彤)